互联网审查如何运作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国内记者和代表使用互联网。
Frederic J. Brown/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互联网早期的昵称之一是“信息高速公路”,因为它应该为普通人提供对几乎无限数据量的快速访问。对许多用户来说,访问互联网正是如此。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信息高速公路却遇到了一些主要的路障,那就是互联网审查

审查的动机从保护儿童免受不当内容的善意愿望,到旨在控制国家信息获取的威权尝试,不一而足。无论审查者的理由是什么,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阻止访问他们认为不合宜的网页

广告

互联网审查不仅仅是家长或政府的工具。消费市场上有多种软件产品可以限制或阻止访问特定网站。大多数人将这些程序称为网络过滤器。审查的反对者则称它们为:审查软件

尽管有一些直言不讳的互联网审查支持者和反对者,但将所有人明确划分为某个阵营并不总是容易。并非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的策略来实现目标。一些审查反对者在法庭上挑战政府政策。另一些人则扮演信息自由战士的角色,为人们提供秘密访问信息的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同层级的互联网审查,从现成的网络过滤器到国家政策。我们还将了解一些人如何尝试对抗审查。

我们将首先从家庭层面探讨互联网审查。

广告

家庭互联网审查

像Net Nanny这样的网络过滤程序使用黑名单来阻止访问含有成熟内容的网站。
图片由Amazon.com提供

不可否认,互联网上包含大量大多数家长不希望孩子看到的内容。无论是色情、仇恨言论、聊天室还是赌博网站,许多家长担心他们的孩子会接触到负面甚至危险的内容。虽然一些审查反对者可能认为家长监督是确保孩子在线安全的最佳方式,但许多家长指出,要时刻监督孩子访问互联网是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

许多家长转向软件硬件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可以购买像Net Nanny或CYBERsitter这样的网络过滤程序,以阻止访问不合宜的网站。这些程序通常有一系列家长可以选择的选项,以限制他们的孩子可以访问的网站。这些选项告诉程序要启用哪些过滤器。例如,CYBERsitter有35个过滤类别,包括色情内容和社交网站[来源:CYBERsitter]。

广告

大多数网络过滤器使用两种主要技术来阻止内容:黑名单关键词阻止。黑名单是网络过滤器创建者指定为不合宜的网站列表。黑名单会随时间变化,大多数公司免费提供更新列表。任何尝试访问黑名单上的网站都会失败。通过关键词阻止,软件在用户尝试访问网页时扫描该页面。程序分析页面以查看是否包含特定关键词。如果程序确定网页不合适,它会阻止访问该页面。

家长还可以选择安装防火墙。电脑防火墙提供危险或不合宜内容的保护。防火墙可以是软件或硬件。它们充当互联网和您的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屏障。它们只允许安全内容通过,并阻止其他一切。防火墙需要网络管理员(在这种情况下是家长)比网络过滤软件投入更多。精通技术的家长安装和维护防火墙可能没有问题。其他人更喜欢使用网络过滤器,这些过滤器可以为他们完成大部分工作。

您是否曾尝试在工作场所访问某个网站却收到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消息?有些公司会限制员工可以访问的网站类型。请在下一页了解公司层面的互联网审查。

 

广告

大型企业与互联网审查

谷歌工程副总裁文顿·瑟夫在美国进步中心的一场网络中立性辩论中代表公司发言。
马克·威尔逊/

限制员工互联网访问的公司通常有几个原因。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提高生产力。虽然员工可以使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或沟通,但他们也可能将其用作分散注意力。一些公司严格限制互联网访问,以防止员工在线浪费时间。

另一个公司关注的问题是骚扰。如果没有限制,员工可能会在网上浏览不当内容,例如色情作品。如果其他员工看到这些材料,他们可能会觉得他们的工作环境是敌意的。一些公司为了避免诉讼而采取互联网审查。

广告

虽然有几家公司使用与家用产品类似的网络过滤软件,但许多公司也依赖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公司可以选择性地阻止哪些网页甚至是整个域名。这样,公司更有可能避免阻止员工可能需要合法访问的网站。

在许多工作场所,当员工尝试访问受限网站时,他或她会看到一条消息,说明网络管理员已将该网站标识为不当。通常,该消息包括一个选项,如果用户认为该网站被错误阻止,可以向网络管理员提出申请。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防火墙设置调整哪些网站受到限制。

那么,提供互联网接入的公司,例如电信和有线电视公司呢?它们在客户可以访问的互联网内容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在美国,一场关于网络中立性概念的持续斗争正在进行中。简而言之,网络中立性指的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其中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允许访问所有内容,而不偏袒任何特定的公司或网站。电信和有线电视公司成功地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请,驳回了网络中立性[来源:ACLU]。

如果没有网络中立性,ISP可以向内容提供商收取带宽使用费。支付费用的内容提供商将获得更多的宽带接入,这意味着他们的网站加载速度会比未支付费用的竞争对手更快。例如,如果雅虎向某个ISP支付了费用而谷歌没有,那么该ISP的用户会发现雅虎的搜索引擎加载速度比谷歌快得多。网络中立性的支持者认为,这种优待等同于审查。

继续阅读,了解一些国家如何试图规定公民可以访问的内容类型。

广告

国际层面的互联网审查

许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互联网内容的访问。即使是美国,也有法律规定了您在学校或公共图书馆可以访问的互联网信息类型。有些国家则更进一步——甚至有些国家根本不允许访问互联网。

开放网络倡议ONI)是一个致力于向公众宣传全球网络过滤和监控政策的组织,它将网络过滤分为四类:

广告

  • 政治类:包含与各自国家政策相悖观点的内容。政治类别还包括与人权、宗教运动和其他社会事业相关的内容
  • 社会类:关注性、赌博、毒品以及一个国家可能认为冒犯的其他主题的网页
  • 冲突/安全类:与战争、小冲突、异议和其他冲突相关的页面
  • 互联网工具类:提供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语言翻译应用程序以及规避审查方法的网站

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相当自由,其政策只限制少数网页,但其他国家则更严格。根据致力于促进言论自由和记者安全的组织无国界记者组织的说法,以下国家拥有最严格的审查政策:

  • 白俄罗斯
  • 中国
  • 古巴
  • 埃及
  • 伊朗
  • 缅甸
  • 朝鲜
  • 沙特阿拉伯
  • 叙利亚
  • 突尼斯
  • 土库曼斯坦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一些国家远远超出了限制访问的范围。据称,缅甸政府通过每隔几分钟自动截屏的电脑对网吧进行监控。中国拥有一个国际上被称为中国防火墙的先进过滤系统。它可以实时搜索新网页并限制访问。它还可以搜索博客中的颠覆性内容,并阻止互联网用户访问这些博客。古巴已完全禁止私人互联网接入——要上网,您必须前往公共接入点。

有几个组织致力于终结互联网审查。在下一页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

广告

互联网审查的反对者

除了每天通过博客对抗审查的数千人之外,还有几个组织致力于提高人们对互联网审查的认识。其中一些是拥有知名会员的正式组织,另一些则是较为松散的团体,他们不惜主张采取游击战的方式来规避严格的政策。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是互联网审查的坚定反对者。ACLU已提起多起诉讼,旨在推翻审查法律。2007年,ACLU说服联邦法院认定儿童在线保护法COPA)违宪。COPA是一项法律,规定在线呈现被认为对未成年人有害的材料是非法的,即使其中包含对成年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ACLU]。

广告

开放网络倡议是一个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关于各国如何允许或拒绝公民访问信息的团体。该倡议包括多伦多大学、哈佛法学院、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部门。在ONI的网页上,您可以找到一个交互式地图,显示哪些国家对互联网进行审查。

无国界记者组织也关注互联网审查,尽管该组织的范围超出了互联网实践。该组织维护着一份“互联网敌人”名单,列出了实行最严格互联网限制和政策的国家[来源:无国界记者组织]。

审查软件项目自1997年以来一直存在。其使命是教育人们了解网络过滤软件和实践。在其网站上,您可以找到关于市场上所有主要网络过滤程序的调查报告,以及关于审查的论文和新闻报道。一个类似的网站是Peacefire.org,它最初是一个致力于保护年轻人互联网言论自由的网站。

其他团体提供关于如何禁用或规避审查软件的建议。一些人主张使用代理网站。代理网站是一个网页,它允许您在不使用自己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情况下浏览网页。您访问代理网站,其中包含一个表单,您可以在其中输入您希望访问的受限网站的URL。代理网站检索信息并显示。外部人员只能看到您访问了代理网站,而看不到您调出的网站。

互联网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管道的潜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不是通过技术突破,而是通过国家和企业政策的改变来实现的。

要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审查及相关主题的信息,请查看下一页的链接。

广告

更多信息

相关十万个为什么文章

更多精彩链接

  • 安德森,马克。《互联网审查:正如你所想的那么糟糕》。IEEE Spectrum。2007年11月。http://spectrum.ieee.org/nov07/5667
  • 儿童互联网保护法。联邦通信委员会。http://www.fcc.gov/cgb/consumerfacts/cipa.html
  • 科恩,威廉·A。《雅虎的中国辩护》。The New Presence。2007年秋季。第30页。
  • 库克,史蒂文和列维,迈克尔。《纠缠不清的网络》。华尔街日报。2007年3月22日。http://www.freepress.net/news/21922
  • 多比雅,简。《第一修正案需要新装》。美国图书馆员。2007年9月。第50-53页。
  • 芬克尔斯坦,塞思。《CIPA裁决作为审查软件论证手册》。2002年6月6日。http://sethf.com/freespeech/censorware/essays/cipa_analysis.php
  • 芬克尔斯坦,塞思。《塞思·芬克尔斯坦的反审查软件调查》。2000年11月16日。http://sethf.com/anticensorware/smartfilter/greatestevils.php
  • “谷歌为中国进行自我审查。”BBC新闻。2006年1月25日。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4645596.stm
  • 霍格,贝基。《想想孩子们》。新政治家。2007年10月22日。第50页。
  • “互联网。”(2008)。收录于《不列颠百科全书》。2008年1月22日检索,来自《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版:http://search.eb.com/eb/article-255543
  • 李,珍妮弗。《破解在线过滤代码》。纽约时报。2001年7月19日。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406E0D9163AF93AA25754C0A9679C8B63
  • 利普舒茨,罗伯特·P。《网络内容过滤:别去那里》。PC Magazine。2004年3月16日。http://www.pcmag.com/article2/0,4149,1538777,00.asp
  • 莫赖斯,理查德·C。《当一切都失败时:威胁》。福布斯。2006年2月11日。http://www.forbes.com/2006/02/10/china-falun-gong_0210falungong.html
  • 开放网络倡议。http://opennet.net/
  • Peacefire.org http://www.peacefire.org/
  • 奎克,马修。《网络警察》。大西洋月刊。2006年5月。第50-51页。
  • 无国界记者组织。http://www.rsf.org/rubrique.php3?id_rubrique=20
  • 萨雷尔,马修·D。《网络内容过滤》。PC Magazine。2007年8月1日。http://www.pcmag.com/article2/0,1759,2164497,00.asp
  • 审查软件项目。http://censorware.net/

广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