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苹果云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于2003年在此次Sun网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认为科技巨头苹果和谷歌可能即将创造一台云计算机。查看更多计算机图片
约翰·托德/Sun Microsystems/Getty Images

在他的新书《大转变:重塑世界,从爱迪生到谷歌》(The Big Switch: Rewiring the World, from Edison to Google)中,计算机行业作家、前《哈佛商业评论》执行编辑尼古拉斯·G·卡尔(Nicholas G. Carr)探讨了他所预见的计算未来的变化。其中一个更具戏剧性的变化是向云计算的转变——应用程序和文件存储在一个大型、集中的超级计算机或网络上。最终用户使用比当今典型机器更精简但功能较弱的计算机访问其文件。

2007年10月17日,卡尔在他的Rough Type博客上发帖,将这个想法进一步推进。他点名了两家热门科技公司,谷歌和苹果,并表示它们即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苹果将制造一种用户可以随身携带的廉价硬件。这将利用谷歌一直在建设的庞大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这些数据中心用于存储数百万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数据。

广告



云计算的概念当然不新鲜。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于2000年创办了新互联网计算机(NIC)公司,旨在引领行业实现这一目标。这个概念非常简单:在你的办公桌上,你会有一台成本极低的计算机,只有处理器、键盘和显示器。它没有硬盘驱动器CD/DVD光驱。它将连接到互联网,并链接到一个中央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将托管你的所有程序和文件。然而,这个想法在当时过于超前。NIC销量非常差,可能是由于美国缺乏宽带可用性[来源:PCWorld]。该公司于2003年倒闭。

但到2006年,近75%的美国人拥有家庭宽带接入[来源:Nielsen/NetRatings]。谷歌/苹果团队能否使云计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他们推进下去,谷歌和苹果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他们建造了云计算机,会有人使用它吗?

继续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计算的未来。

广告

无穷大的力量

2006年,谷歌在俄勒冈州达尔斯建造了两个巨型计算中心。每个中心都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并需要大量的冷却来维持内部计算机的运行。
克雷格·米切尔代尔/Getty Images

一个古戈尔(googol)是一个1后面跟100个零的数字的名称。谷歌的名字来源于其创始人希望追踪互联网上大量信息的愿望[来源:谷歌]。随着公司发展,它开始提供除了网络搜索之外的更多服务。通过内部创新和收购其他公司,谷歌创建了现在的Google Docs,这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套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程序。有了Gmail,谷歌在企业桌面领域与微软直接竞争。而且与Office不同,Google Docs是完全免费的。

这些托管服务将成为云计算机的核心应用,这也是谷歌能够成为硬件制造商理想后端合作伙伴的原因之一。谷歌的机器,实际上是一个机器网络,提供惊人的计算能力。它还提供冗余谷歌已经在其设备上存储了信息的多个备份,如果一台机器的某个部分损坏,可以更换而不会丢失任何信息[来源:Baker]。使用存储在谷歌庞大基础设施上的云计算机将使你无需随身携带文件——不需要U盘、笔记本硬盘、CD、DVD或其他可移动介质。你可以在家中、工作中以及旅途中使用移动计算机处理你的项目。

广告

有了云计算机,你可能无需支付软件费用。使用托管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你的本地机器将拥有所需的所有软件,而无需在本地存储。你无需将软件更新到下一个版本——每个人都将在云端使用相同的软件。应该不会有兼容性问题。

但是,那些空中飞人需要边旅行边工作怎么办?云计算机需要互联网连接,而今天的客机不提供这种能力,尽管有些航空公司计划提供空中上网服务。你可能会被困在阅读或观看机上电影。你还必须接受让谷歌或其他任何公司在线保存你的文档。许多公司不允许他们的文档通过防火墙。如果大多数业务都在云计算模式下进行,这些公司会改变主意吗?



创建云计算机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其运行所需的电量。谷歌在俄勒冈州达尔斯建造数据中心,是因为那里有光纤线路提供的高速互联网接入以及附近的达尔斯大坝[来源:Gilder]。谷歌需要大量电力来为冷却设备供电,以保持数千台服务器运行。事实上,这两座足球场大小的建筑各有两座四层楼高的冷却厂[来源:Markoff和Hansell]。

如果谷歌无法处理为世界提供计算云所需的处理能力,它肯定正在积极建设。但谷歌为何要与苹果合作提供最终用户硬件?请继续阅读卡尔的最佳猜测以及他的批评者们所说的话。

广告

为何是谷歌和苹果?

凭借iPhone的成功,苹果成为无线行业的宠儿。卡尔相信苹果可以创造一款流行的云计算设备。查看更多iPhone图片
苹果公司提供

​那么,为什么卡尔和其他人认为谷歌对为大众创建云计算网络如此感兴趣呢?这并非牵强。谷歌现在是全球最大的计算公司之一,而且它肯定对新技术和新商机感兴趣。

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于2006年8月加入苹果董事会。在2007年12月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被问及与苹果合作的想法时,施密特直言不讳地说:“谷歌围绕宽带和服务的架构模型与苹果正在开发的强大设备和服务非常契合。我们是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完美后端。”[来源:Vogelstein]。

广告

据卡尔称,苹果不具备驱动该合作伙伴关系后端所需的超级计算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不多。雅虎研究主管普拉巴卡·拉哈万(Prabhakar Raghavan)表示,只有谷歌、雅虎、微软、IBM和亚马逊具备这种能力[来源:Baker]。谷歌和苹果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如果微软在2008年2月1日宣布的收购雅虎的竞标中成功,合并后的公司很可能能够利用复杂的云计算环境。

如果谷歌和苹果确实就这类合作达成一致,卡尔认为他们的云计算机将是这样的:

  • 价格低廉:你购买的机器价格将低于200美元,并且应用程序或数据传输不收取任何费用。
  • 环保:凭借低功耗芯片和闪存,苹果的瘦客户端——一台网络计算机——将没有耗电的光驱硬盘驱动器
  • 易于维护:没有光驱或硬盘驱动器也意味着更少的移动部件,这意味着它的使用寿命可能会更长。
  • 易于更新:你无需担心软件更新,这些都会由他人为你处理。你可以一直使用你的机器,直到它自然报废[来源:卡尔]。

卡尔表示,在这笔交易中,苹果将销售硬件,而谷歌将像其在其他业务中一样,通过广告补贴提供服务器的成本。施密特表示,谷歌将尽可能多地免费提供其服务,尽管该公司认为更高级的用户可能需要付费才能访问更多功能。

著名科技记者兼专栏作家罗伯特·X·克林格利(Robert X. Cringely)同意卡尔的观点,即谷歌与苹果的云计算合作可能会发生,但他也认为这笔交易可能不像卡尔所说的那样简单。相反,苹果标志性前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所培养的企业理念可能会让施密特和谷歌感到不快。正如克林格利所说:“施密特(和卡尔)认为苹果没有超级计算机,但乔布斯同样坚信谷歌不知道如何运行其拥有的超级计算机,而且,他随时可以租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所以就这样吧。”[来源:Cringely]。

克林格利认为,苹果将生产卡尔的云计算设备,但也会以各种价格生产其他云计算设备。他表示,苹果将是合作中的主导公司,而谷歌将退居次要地位。

苹果真的能找到其他合作伙伴为其客户提供服务吗?如果谷歌和苹果真的合作了呢?会有人挑战他们吗?在下一页了解更多其他云计算方面的努力。

广告

其他云计算参与者

在其蓝色云(Blue Cloud)倡议中,IBM希望将其庞大的计算机,例如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这台,联网,以创建一个强大的云。
于利希研究中心/IBM

云计算概念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除了谷歌之外的其他公司也在努力实现它。微软、亚马逊和IBM等公司都已知在考虑提供云计算服务。

与谷歌或与苹果合作竞争的两个主要候选者可能正在联手。2008年2月1日,微软宣布已向雅虎发出收购要约,这将帮助两家公司在击败搜索巨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来源:微软]。除了庞大的计算能力和许多其他网络服务外,雅虎还带来了强大的网络邮件网络和照片网站Flickr。与此同时,微软提供Windows Live,一个文字处理程序和日历。鉴于其Office套件已在国内各办公室的台式机上根深蒂固,微软云有望作为竞争者加入这场竞争。

广告

另一个潜在竞争对手可能是Amazon.com。该公司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同时在其他领域也有兴趣。Amazon Web Services是一套云资源,旨在为需要在线工作的小型开发者提供场所[来源:Amazon.com]。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 为用户提供计算能力。他们可以将文件存储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 中,并使用SimpleDB(一个数据库)快速存储和访问较小的文件[来源:Claburn]。

2007年11月,IBM宣布了其蓝色云(Blue Cloud)倡议,提供一套硬件和软件,使其客户能够创建自己的内部云[来源:LaMonica]。该公司在此前一个月已与谷歌合作,为六所美国大学提供云解决方案。IBM希望扩大该计划,允许更多大学、企业和政府实体加入[来源:Lohr]。

 

许多公司正在提供旨在在云网络上运行的硬件,包括惠普、戴尔和Clear Cube。然而,你不一定需要一台计算机来访问云网络——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旨在连接互联网的硬件,例如无线电话。2008年1月,谷歌在美国政府的一次拍卖中竞标700 MHz无线电频率许可证,这将允许他们运营无线电话服务[来源:CNET News.com]。赢得此次竞标将使卡尔的想法进一步实现。谷歌认为这些频率应该能被多种设备访问,该公司如愿以偿:一旦竞标达到46亿美元的保留价,该频谱就变成了开放接入[来源:Albanesius]。

尽管卡尔热情洋溢——他在博客文章中表示,他预计谷歌与苹果的合作将在“数月内而非数年内”取得成果——但两家公司均未发布正式声明。不过在2008年1月,苹果宣布了一款在某些方面与云计算机类似的新产品。

在旧金山MacWorld贸易展上,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推出了苹果最接近云计算设备的产品:MacBook Air。它最厚处不到一英寸;乔布斯在产品发布会上从一个牛皮纸邮寄信封中取出了演示模型。它仅重三磅。为了使其如此纤薄,苹果工程师牺牲了光驱和一些连接,包括以太网接口。电池必须以一种方式集成,防止用户自行更换。与真正的瘦客户端不同,MacBook Air拥有一个硬盘驱动器,可以是传统硬盘,也可以是固态硬盘[来源:苹果]。

但目前,谷歌和苹果尚未就云设备正式合作——MacBook Air并非仅依赖谷歌进行存储和软件服务。

欲了解更多关于谷歌、苹果、云计算及其他相关主题的信息,请参见下一页。

广告

更多信息

相关十万个为什么文章

更多精彩链接

  • Albanesius, Chloe. 《FCC频谱竞标触发开放接入规则》(Open-Access Rule Triggered by FCC Spectrum Bid)。PC Magazine。2008年1月31日。(2008年1月31日)。http://www.pcmag.com/article2/0,2704,2254770,00.asp。
  • “Amazon Web Services。” Amazon.com。(2008年2月1日) http://www.amazon.com/gp/browse.html?node=3435361
  • Baker, Stephen. 《谷歌与云的智慧》(Google and the Wisdom of Clouds)。BusinessWeek。2007年12月13日。(2008年1月23日)。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7_52/b4064048925836.htm。
  • “传记。” Nicholas G. Carr 网站。(2008年1月31日)。http://www.nicholasgcarr.com/info.shtml。
  • Carr, Nicholas G. 《谷歌、苹果与个人计算的未来》(Google, Apple and the future of personal computing)。Rough Type。2007年10月17日。(2008年1月9日)。http://www.roughtype.com/archives/2007/10/google_apple_an.php
  • Claburn, Thomas. 《亚马逊推出新数据库服务》(Amazon Launches New Database Service)。InformationWeek。2007年12月13日。(2008年1月23日)。http://www.informationweek.com/software/=Enterprise+Applications. 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04803008&subSection
  • “公司信息。” 谷歌。(2008年1月31日)。http://www.google.com/intl/en/corporate/index.html
  • Cringely, Robert X. 《奇怪的同床异梦:为何苹果/谷歌合作如此难以实现》(Strange Bedfellows: Why an Apple/Google collaboration has been so difficult to make happen)。I, Cringely。2007年10月19日。(2008年1月9日)。http://www.pbs.org/cringely/pulpit/2007/pulpit_20071019_003258.html。
  • “FCC批准谷歌竞标无线拍卖。” CNET News.com。(2008年1月31日)。http://www.news.com/FCC-clears-Google-to-bid-in-wireless-auction/2110-1033_3-6226146.html?tag=item
  • Gilder, George. 《信息工厂》(The Information Factories)。Wired。2006年10月。(2008年1月30日)。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4.10/cloudware.html
  • LaMonica, Martin. 《IBM推出蓝色云计算计划》(IBM floats Blue Cloud computing plan)。CNET News.com。2007年11月15日。(2008年2月1日)。http://www.news.com/8301-10784_3-9817905-7.html
  • Lohr, Steve. 《谷歌和IBM联手进行“云计算”研究》(Google and I.B.M. Join in 'Cloud Computing' Research)。《纽约时报》。2007年10月8日。(2008年1月9日) http://www.nytimes.com/2007/10/08/technology/08cloud.html。
  • “MacBook Air。” 苹果。(2008年1月31日)。http://www.apple.com/macbookair/specs.html
  • Markoff, John 和 Hansell, Saul. 《隐于众目睽睽之下,谷歌寻求更多权力》(Hiding in Plain Sight, Google Seeks More Power)。《纽约时报》。2006年6月14日。(2008年1月31日)。http://www.nytimes.com/2006/06/14/technology/14search.htmlex=1307937600&en=d96a72b3c5f91c47&ei=5090。
  • “微软提议以每股31美元收购雅虎!” 微软。2008年2月1日。(2008年2月1日)。http://www.microsoft.com/presspass/press/2008/feb08/02-01CorpNewsPR.mspx
  • Tynan, Dan. 《史上最差的10台PC》(The 10 Worst PCs of All Time)。PCWorld。2007年3月19日。(2008年1月23日) http://www.pcworld.com/article/id,129857-page,3-c,desktoppcs/article.html。
  • “据Nielsen/NetRatings称,美国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72%,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 2006年6月21日。(2008年1月23日)。http://www.nielsen-netratings.com/pr/pr_060621.pdf
  • Vogelstein, Dan. 《Wired对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采访全文》(Text of Wired's Interview with Google CEO Eric Schmidt)。Wired。2007年4月9日。(2008年1月31日)。http://www.wired.com/techbiz/people/news/2007/04/mag_schmidt_trans?currentPage=all

广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