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产业的大部分发展历程中,盗版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有录音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唱片店购买黑胶唱片。他们可以在家里和聚会上听,也可以和朋友交换,但复制它们将是一项困难且昂贵的尝试。当然,也有一些人制作盗版唱片,但它们通常是唱片公司不感兴趣发行的花絮或现场表演合集——例如,鲍勃·迪伦歌曲的一些替代录音,或者海滩男孩乐队专辑《SMiLE》的一个拼凑版本,而这张专辑当时尚未面世。
磁带作为录音介质的出现开始改变一切,尤其是在空白微型磁带上市销售之后。一些唱片行业高管对人们复制盒式磁带提出了异议,但很快他们有了更大的问题要担心——尤其是当CD出现并且声音数字化之后。CD刻录机让人们能够将音乐从CD翻录到个人电脑上。再加上互联网和点对点(P2P)网站,唱片公司高管们真正开始担忧了。人们突然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几乎无限的用户复制和分享音乐,这让许多人有机会不花一分钱就能下载歌曲、专辑甚至整个唱片集。随着音乐价值的快速变化,音乐产业将如何应对?
广告
很快,唱片公司开始向以为自己买到普通光盘的消费者出售“特殊”音乐CD。在许多情况下,当人们在电脑上播放这些CD时,发生的事情简直是一场间谍软件噩梦:程序冻结、应用程序变慢,并且一系列导致问题的隐藏文件几乎无法卸载。一家公司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客户这样做?
答案归结为版权。数字革命赋予了消费者以新的、创新的方式使用数字内容的权力,但也使得版权所有者几乎无法控制其财产的传播。这不仅限于音乐,还包括电影、视频游戏以及任何可以数字化并传播的媒体。数字版权管理,简称DRM,是一个通用术语,用于描述旨在阻止或至少减轻盗版行为的任何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DRM是什么,版权所有者如何实施这一概念,以及数字内容控制的未来发展。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