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不同的无线打印方式?

幸运的是,自马克·吐温时代以来,现代无线打印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松马隆巴多/iStockphoto

马克·吐温在其一本未出版的自传中吹嘘,他是第一位使用打字机创作小说的作家。他写道,他将作品口述给一位秘书,秘书再使用雷明顿打字机打字。吐温于1874年以打字稿形式提交了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手稿 [来源: 马克·吐温]。雷明顿是一款手动打字机,这意味着无需担心电线或连接线。它是一款人力驱动的独立机器——一台无线打印机。

自马克·吐温时代以来,家庭办公室已经变得复杂得多。如今,你可能会发现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个路由器、一个有线DSL调制解调器、一台传真机、一部电话以及其他所有联网的设备。在有线网络中,这意味着大量的电缆。众所周知,电缆有缠绕成一大团令人沮丧的结的习惯。

广告

有线网络的另一个问题是,电缆限制了设备的摆放位置。有线设备实际上是被束缚在网络上的。将一个房间的电脑连接到另一个房间的打印机可能需要沿着走廊,甚至上下楼梯布线。让电缆不碍事成为一个挑战。

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减少了运行家庭网络所需的电缆数量。现在,你可以在电脑上创建文档,并将其发送到打印机,而无需用线缆将这两个设备连接起来。你甚至可以从手机或PDA等其他设备发送打印作业。而且不止一种方法可以做到!无论你使用光脉冲还是无线电信号来发送打印作业,你都不再受电缆和连接线的束缚。

最早的无线打印技术使用光脉冲从电脑向打印机发送命令。打印机如何使用红外光接收打印作业?请在下一节中了解。

广告

IrDA打印机

SiPix A6 袖珍掌上打印机是一款可接收 IrDA 信号的移动打印机。
鸣谢亚马逊

早期的无线打印机采用红外数据协会 (IrDA) 标准化的技术。IrDA 是一家非营利组织,负责为使用红外信号传输和接收信息的设备制定标准。如果没有这些标准,不同的公司可能会生产使用相同信号运行的设备。这可能导致信号干扰,并且受影响的设备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IrDA 设备,无论是打印机还是其他小工具,都通过发射和检测红外光谱中的光脉冲进行通信。对人眼来说,红外光谱中的光是不可见的。我们只能通过使用夜视镜等小工具来看到红外光。但我们可以感知红外辐射——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它的视觉,而是它的热量。

广告

IrDA 针对多种数据速率——即设备每秒可发送或接收的数据量——制定了标准,范围从每秒 115.2 千字节 (kbps) 到每秒 16 兆字节 (Mbps) [来源: IrDA]。IrDA 设备之间的通信依赖于收发器——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组合。这意味着 IrDA 设备能够使用红外信号发送和接收数据。微处理器将电子命令(例如打印作业)转换为红外光脉冲。接收设备检测并解码这些脉冲,将其转换回原始电子命令。

要使用 IrDA 技术进行打印,你需要以下要素

  • 连接到你的电脑(或其他设备)的红外收发器
  • 连接到你的打印机的红外收发器

一些打印机内置了红外收发器。没有原生红外收发器的打印机需要红外适配器。通常,适配器插入打印机上的串行端口或 USB 端口。许多红外适配器都有短线,将红外收发器连接到适配器的插头。这使得用户可以放置收发器,使其指向发射器。

这是 IrDA 技术的一个缺点:它依赖于视线配置。由于 IrDA 设备使用光来传输信息,因此它们需要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有一条无障碍的路径才能工作。这一限制意味着,如果你距离 IrDA 打印机太远,或者你的电脑和打印机之间有墙壁或门,你就无法向其打印。

另一方面,只要两个收发器没有被阻挡,IrDA 设备就可以可靠且安全地工作。它们不容易受到干扰问题的影响,并且不像其他无线解决方案那样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但是,许多制造商已经放弃了 IrDA 技术,转而采用另一种流行的替代方案:蓝牙技术。

蓝牙打印机和 IrDA 打印机有什么区别?继续阅读以了解更多信息。

广告

蓝牙打印机

这款 HP A618 Photosmart 便携式照片打印机使用蓝牙技术与其他设备(包括数码相机)连接。
鸣谢亚马逊

在过去的几年里,蓝牙技术在电子产品领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蓝牙设备使用 2.4 千兆赫兹 (GHz) 范围的低功率无线电信号传输数据 [来源: 蓝牙]。

蓝牙设备有两种不同的类别。较弱的类别可以在 10 米(33 英尺)范围内传输信号。另一类别可以发送信号达 100 米(328 英尺)远。蓝牙技术允许用户创建个人区域网络PAN)。设备在进入彼此的有效范围时可以相互检测和交互。

广告

与 IrDA 不同,蓝牙信号不依赖于视线。蓝牙网络可以穿透墙壁、门,甚至延伸到建筑物的不同楼层。只要设备在范围内,它们就可以相互作用。蓝牙设备可以以高达 3 Mbps 的速率向范围内的其他蓝牙设备传输数据 [来源: 蓝牙]。

一些打印机和电脑预装了蓝牙收发器。其他设备需要适配器才能使用蓝牙信号。在许多方面,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的过程与 IrDA 设备相似。蓝牙设备不是将计算机数据转换为光脉冲,而是将信息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进行传输。其他蓝牙设备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回数据。

通过蓝牙网络,可以从多个设备向同一台打印机发送打印作业。你可以在家中拥有自己的网络打印机。

另一种无线打印方式是通过 WiFi 网络。在下一节中了解更多信息。

广告

WiFi打印机

Lexmark X4550 无线打印机配有 WiFi 接收器。
鸣谢亚马逊

无线网络在商业和家庭中变得越来越普及。这些网络中的大多数使用 WiFi,也称为 802.11 系列标准。与蓝牙一样,WiFi 使用无线电信号发送数据。WiFi 频率为 2.4 GHz 和 5 GHz。WiFi 数据速率范围从 11 Mbps 到 140 Mbps,具体取决于 802.11 网络的类型。

市场上有多种内置 WiFi 收发器的打印机。网络管理员必须首先将打印机安装到网络中,以便连接到系统的其他设备可以找到打印机。连接后,兼容设备可以向打印机发送打印作业。这对于拥有大量计算机的办公室或家庭非常方便——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同一台打印机,则无需为每台机器购买专用打印机。

广告

无论何时你在无线网络中工作,考虑安全性都很重要。不安全的无线网络是黑帽黑客和互联网窃贼的诱人目标。市场上有多种可以检测无线信号的设备——甚至有一件 T 恤衫也能做到。有些人使用此类设备寻找未受保护的无线网络,以便获得免费的互联网访问权限。如果你使用不安全的网络并与你的 ISP 有带宽限制,你可能会面临收到巨额互联网使用费的风险。如果蹭网者使用你的网络进行非法活动,你最终可能会被指控犯罪。

不安全的网络可能给黑客远程访问你的机器的机会。熟练的黑客可能会从你的计算机中获取各种私人信息。身份盗窃可能非常难以解决。

出于这些原因,始终确保你的网络安全是一个好主意。这包括使用防火墙来保护你的网络免受外部干扰。你应该在网络上使用密码保护。使用Wi-Fi 保护访问 (WPA) 等良好的加密标准也同样重要。

一些 WiFi 打印机有一个按钮可以激活 WPA 加密,从而实现与其他设备的安全连接。通过按下打印机上的按钮并激活网络上每台计算机上的类似功能,你可以在每台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创建安全的网络。这可能看起来有些小题大做,但考虑到不安全数据传输的风险,这是一个好主意。

如果你厌倦了被电缆绊倒或被束缚在某个位置,你可能想考虑无线打印。思考你的需求——它们将决定哪种方法最适合你。

要了解有关无线打印和相关主题的更多信息,请查看下一页的链接。

广告

更多信息

相关 十万个为什么 文章

更多优秀链接

来源

  • 蓝牙。“与其他技术比较。”2008年7月29日访问。http://www.bluetooth.com/Bluetooth/Technology/Works/Compare/
  • 蓝牙。“操作概述。”(2008年7月29日)http://www.bluetooth.com/Bluetooth/Technology/Works/Overview_of_Operation.htm
  • 蓝牙。“安全。”(2008年7月29日)http://www.bluetooth.com/Bluetooth/Technology/Works/Security/
  • 博通。“保护家庭 Wi-Fi 网络: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可以保护你的身份。”2005年5月18日。(2008年7月30日)http://54g.org/pdf/Wireless-WP200-RDS.pdf
  • IEEE。“IEEE 802.11。”(2008年7月30日)http://standards.ieee.org/getieee802/802.11.html
  • IrDA。“IrDA 数据规范。”(2008年7月30日)http://www.irda.org/displaycommon.cfm?an=1&subarticlenbr=69
  • Kane, Beth。“IrDA。”SearchMobileComputing。(2008年7月30日)http://searchmobilecomputing.techtarget.com/dictionary/definition/214041/IrDA.html
  • 吐温, 马克。“第一台打字机。”Read Print。(2008年7月30日)http://www.readprint.com/work-1445/Mark-Twain
  • USB。“USB-IF 推出认证无线 USB。”(2008年7月30日)http://www.usb.org/developers/wusb/About_WUSB_FINAL5.pdf
  • WiFi 联盟。(2008年7月30日)http://www.wi-fi.org/

广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