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下一页

并行端口的工作原理

作者:Jeff Tyson  | 

SPP/EPP/ECP

并行端口的原始规范是单向的,这意味着每个引脚的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传输。随着IBM PS/2个人电脑于1987年推出,IBM提供了一种新的双向并行端口设计。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标准并行端口(SPP),它完全取代了原始设计。

双向通信允许每个设备既能接收数据也能传输数据。许多设备使用最初指定用于数据的八个引脚(2到9)。使用相同的八个引脚将通信限制为半双工,这意味着信息一次只能沿一个方向传输。但是,引脚18到25,最初仅用作接地,也可以用作数据引脚。这允许进行全双工(同时双向)通信。

广告

增强型并行端口(EPP)由Intel、Xircom和Zenith于1991年创建。EPP允许每秒传输更多数据,从500千字节到2兆字节。它专门针对连接到并行端口的非打印机设备,特别是需要最高传输速率的存储设备

紧随EPP推出之后,微软和惠普于1992年联合发布了一项名为扩展功能端口(ECP)的规范。EPP主要面向其他设备,而ECP则旨在为打印机提供更高的速度和功能。

1994年,IEEE 1284标准发布。它包含了并行端口设备的两个规范,EPP和ECP。为了使它们正常工作,操作系统和设备都必须支持所需的规范。

计算机现在已不再使用并行端口,转而青睐USB端口,但如果你想将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老式打印机,还好,适配器相对便宜。

有关相关主题的更多信息,请查看以下链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