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数字二并将其加倍,得到四。再加倍,得到八。继续这种将前一个乘积加倍的趋势,在10轮内你将达到1,024。到20轮时你将达到1,048,576。这被称为指数增长。它是电子产品发展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背后的原理。
广告
1965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了一个观察,此后该观察指导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方向。摩尔指出,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每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每12个月,芯片制造商都在寻找缩小晶体管尺寸的方法,以便将两倍数量的晶体管装入芯片基板上。
摩尔指出,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与芯片制造成本是紧密相连的。但媒体——以及几乎所有其他人——都抓住了微芯片行业正在以指数速度发展的想法。摩尔的观察和预测演变成了我们称之为摩尔定律的概念。
多年来,人们对摩尔定律进行了修改,以适应芯片开发的参数。曾几何时,芯片上晶体管数量翻倍所需的时间间隔增加到18个月。如今,这个时间更像是两年。考虑到当今顶级的微处理器在单个芯片上包含超过十亿个晶体管,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看待摩尔定律的另一种方式是,微芯片的处理能力每两年翻一番。这几乎等同于说晶体管数量翻倍——微处理器从晶体管中获取处理能力。但提升处理器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寻找新的芯片设计方式,使其更高效。
这让我们回到了英特尔。英特尔的理念是遵循“嘀嗒”策略。“嘀”指的是创造新的方法来制造更小的晶体管。“嗒”指的是最大化微处理器的能力和速度。截至本文撰写之时,最近上市的英特尔“嘀”芯片是Penryn芯片,其晶体管尺寸达到45纳米。纳米是米的十亿分之一——从恰当的角度来看,一根普通人头发的直径约为100,000纳米。
那么,“嗒”是什么呢?那就是英特尔的新款Core i7微处理器。它拥有与Penryn相同尺寸的晶体管,但采用了英特尔新的Nehalem微架构来提升功率和速度。通过遵循这种“嘀嗒”哲学,英特尔希望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实现摩尔定律的预期。
Nehalem微处理器如何使用与Penryn相同尺寸的晶体管却能获得更好的结果?让我们仔细看看这款微处理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