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fMRI) 监测受试者形成并保持意图时的大脑活动。研究人员告诉每位受试者,他们将看到一组两个数字,并应事先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数字——是加起来还是减去。中间有几秒钟的延迟,在此期间,受试者需要专注于这个意图。通过将意图与数字本身和随后的数学运算明确区分开来,研究人员试图将与预期动作(“我要加”或“我要减”)相关联的大脑活动,与由数字和计算产生的大脑刺激隔离开来。
脑部扫描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在幕后进行。研究人员必须决定哪种类型的大脑活动会指示哪种意图,以便建立一个能够读取fMRI结果的计算机算法。该软件具有高度复杂性。大脑模式不一定是局部化的;有时,为了完全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你需要能够同时解释来自大脑不同部分的模式。技术创新在这次看似成功地读取人们思想的尝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脑部扫描和计算机软件,研究人员能够以70%的准确率“猜测”受试者是打算加还是减即将出现的数字——对于读心术来说,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成功率。前额叶皮层中部的活动模式根据受试者打算加还是打算减而有所不同。研究人员基本上是观察大脑,并根据他们看到的所有活动,特别是前额叶皮层中的刺激模式,判断大脑是在准备加还是减。
这项研究也证实了其他实验中提出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假设,这无疑将通过脑部扫描读心术领域带来非常迅速的进展。
- 自由选择的意图存储在前额叶皮层中。
- 基于外部指令的意图与基于内部选择的意图存储在大脑的不同部分。基于“服从指令”的意图存在于大脑表面,而不是灰质深处。
- 当意图被付诸行动时,神经活动会转移到大脑中一个略有不同的部分,这意味着大脑本质上“复制”了意图并将其转移,以便将其转化为行动。
这项研究的下一步是利用这些结果,创建一个意图的读心数据库。如果科学家能够准确地找出表明特定意图的大脑活动——例如暴力或犯罪意图、说谎意图,或者阅读或说出特定单词、以某种方式移动肢体的意图,那么这种过程的用途将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伦理辩论的由来。
读心术的进步可以带来更好的脑控轮椅、计算机和假肢。一个无法使用双手的人可以想:“我打算去查看我的电子邮件”,然后计算机就能打开那个人的收件箱。但从更黑暗的一面来看,尽管目前的技术水平还非常初级,读心技术最终可能被用来在犯罪发生之前就将其阻止,政府可能会给每个人植入芯片,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存储了违反法律的意图,芯片就会提醒当局。但如果那种意图只是转瞬即逝的想法呢?一些科学家担心这项新技术会在所有问题解决之前就被投入使用,许多人呼吁科学界就读心术的伦理影响举行一次国际讨论。
欲了解更多关于读心术及相关主题的信息,请查看下一页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