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网上约会的早期,这种配对机制因其冷漠和非人性化而饱受批评。人们习惯于在社交活动中或通过亲友结识潜在伴侣,以至于将虚拟陌生人转化为终身伴侣的想法,至少可以说,是牵强附会的。事实证明,网上约会固有的客观性正在极大地影响异族关系和婚姻。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对研究人员开发的一个计算机模型,于2017年10月2日发表,显示通过网上约会建立全新的联系,能使人们更快地融入社会,因为他们正在与以前没有联系的人互动。这一数据得到了过去几十年异族通婚显著增加的支持。
该模型显示,在人们必须选择已建立联系的伴侣的情况下,异族通婚水平较低。然而,当引入网上约会的随机链接时,异族配对数量急剧增加。合著者 Josue Ortega 和 Philipp Hergovich 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模型预测,即使个人通过新建立的联系认识的伴侣数量很少,随着网上约会的出现,种族融合也将近乎完全。”
广告
作者确实指出,其他因素也促成了异族通婚的增加,但支持网上约会影响的数据令人信服。1995年首批约会网站推出后,异族通婚立即增加。2004年网上约会真正普及后,这一数字进一步飙升。在2000年代的第一个十年中,新异族通婚的比例从10.68%跃升至2009年的15.54%。随后,2014年又出现了另一次巨大转变,达到17.24%,这并非巧合,正是在广受欢迎的约会应用Tinder推出之后。
然而,这并非唯一的发现。该模型还通过考虑伴侣在确定关系之前的距离,来审视平均婚姻的强度。他们考察了网上约会成为社会一部分之前和之后的情况。事实上,该模型预测,网上约会建立后形成的婚姻比其受数字技术挑战的前辈更为牢固。这表明,始于网络的恋情比传统结合更不容易失败。
他们在研究中写道:“我们引入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试图解释在网上约会时代决定与谁结婚的复杂过程。和任何模型一样,我们的模型也有局限性。它只用两个特征来分类每个人,它假设每个种族内部结构非常简单,它对代理人的偏好施加了限制。此外,它未能捕捉到社交网络中浪漫的许多复杂特征,比如爱情。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更多参数来丰富和复杂化模型。”考虑到这些局限性,研究人员仍然认为该模型异常准确。“然而,我们模型的简洁性是其主要优势。凭借基本结构,它能够产生非常强大的预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