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扫描器的工作原理

维吉尔·格里菲斯创建了维基百科扫描器,旨在发现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编辑维基百科文章的公司和组织。
图片来源:Jake Appelbaum/维吉尔·格里菲斯

如果您曾使用过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您可能已经注意到,编辑文章就像点击“编辑本页”选项卡、进行修改并点击“保存”一样简单。然而,正是这种易于编辑的特性,既是维基百科最大的优势,也是它的弱点: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即使是匿名用户。

关于某个组织或个人恶意或出于恶作剧目的修改维基百科条目的故事屡见不鲜。但是,限制人们轻松编辑维基百科的能力,将侵犯其最受赞扬的特性之一,而这可以说正是其成功的关键。

广告

维基百科有多种工具来处理恶意编辑者。该网站提供了关于优秀百科全书条目的标准以及如何清理文章的详细教程。许多维基百科人——该百科全书的常驻编辑者——对该网站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充当其监督者并纠正潜在的有害编辑。维基百科保留所有更改记录,以便被篡改或不尽如人意的文章可以轻松恢复到旧版本。该网站还有一些维基百科人可以使用或请求的功能,包括锁定页面、屏蔽某些用户以及标记违反网站准则的文章。

尽管有所有这些工具,但维基百科人不可能无处不在。仅英文维基百科就有超过190万篇文章,滥用的可能性是巨大的,特别是匿名用户 [来源:维基媒体]。于是,维基扫描器应运而生,这是加州理工学院计算与神经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圣达菲研究所的访问研究员维吉尔·格里菲斯于2007年8月推出的一款免费程序。

每当未注册的匿名用户编辑维基百科条目时,网站都会记录该用户的IP地址,这是一串识别连接到互联网的每台计算机的唯一数字。维基扫描器利用这些记录来追踪匿名维基百科编辑者的IP地址。通过将IP地址与拥有这些地址的公司数据库进行比对,扫描器可以识别编辑者,或者至少是负责该用户访问的组织。

结果令人震惊——数千万次的匿名编辑,由超过18万个组织进行,其中一些明显违反了维基百科政策。被提及的众多组织包括: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英国工党、梵蒂冈、沃尔玛、共和党、科学教派、戴尔电脑、微软、苹果和联合国。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维基扫描器的工作原理,查看一些特别有争议或仅仅是怪异的匿名编辑案例,并审视对维基扫描器的一些反应。我们还将向您展示如何使用维基扫描器来查看某些组织和公司可能在维基百科上做些什么。

广告

创建维基百科扫描器

维基百科条目中的“历史”选项卡允许您查看

在创建维基扫描器时,维吉尔·格里菲斯利用了维基百科的一个主要特点——其详尽的记录和积压数据。要查看这些记录的示例,只需点击维基百科条目顶部的“历史”选项卡。在那里,您可以看到编辑过文章的注册用户的名字、匿名编辑者的IP地址以及更改的备注。您还可以轻松比较文章的不同版本,或给编辑者留言,即使是匿名编辑者。

维基百科允许下载百科全书的完整版本,包括所有文章和所有执行的编辑记录。格里菲斯下载了完整的百科全书,并提取了所有匿名更改及其关联的IP地址。他发现从2002年2月7日到2007年8月4日,共有34,417,493次匿名编辑,来自2,668,095个不同的IP地址 [来源:格里菲斯]。

广告

各种服务,其中一些是公开可用的,使得将IP地址追踪到拥有它们的法人、政府实体和组织成为可能。格里菲斯使用IP2Location公司(一家销售允许用户将IP地址与其所有者匹配的程序的公司)的软件,发现有187,529个组织进行了维基百科条目的匿名编辑 [来源:格里菲斯]。

大致就是这样。这在理论上可能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但在维吉尔·格里菲斯之前,没有人全面审视过维基百科的匿名编辑,并试图找出所有这些用户。现在可以通过格里菲斯的网站访问,维基扫描器允许用户搜索特定的组织、单个IP地址、一系列IP地址或维基百科条目。在最初推出后,由于网站流量巨大,格里菲斯暂时禁用了部分功能,但后来恢复了足够的带宽,“足以处理一个小型国家的网络流量” [来源:格里菲斯]。

一些网站,特别是《连线》(Wired),已经建立了博客或论坛,用户可以在其中发布他们最喜欢的维基扫描器结果。格里菲斯的网站精选了一些“编辑精选”,链接到由知名组织进行的编辑,这些编辑被分为政府、教育、政策、企业和新闻等类别。他还提供了其他引人入胜的列表,例如来自.gov地址的匿名编辑数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6,846次编辑位居第一 [来源:格里菲斯]。国防部网络信息中心,即army.mil域名注册所有者,在.mil地址中以43,823次编辑位居第一 [来源:格里菲斯]。

那么维基扫描器挖掘出了哪些结果呢?请继续阅读以了解更多。

广告

维基百科扫描器揭露的事件

埃克森美孚网络中的某人修改了关于埃克森瓦尔迪兹号事故的文章部分,试图淡化漏油事件的影响。
图片来源:阿拉斯加渔业科学中心

维基百科扫描器揭示了超过3400万次由187,529个组织进行的匿名编辑,要筛选这些数据并找出所有潜在争议性编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当然,只要匿名编辑仍是维基百科的一个功能,它就会继续存在。但许多组织已经被维基扫描器曝光。在本节中,我们将查看格里菲斯和其他用户发现了什么。

并非所有匿名编辑都是恶意的。有些匿名编辑来自可能不想注册网站的用户,或者只想修正一个简单的语法错误而不愿登录的用户。维基扫描器发现的许多编辑是无害的。即便如此,一些匿名编辑似乎具有恶意,或者旨在服务某个组织的特定利益。另一些则似乎将文章变成了广告或新闻稿。(维基百科有一个标签,用于标记那些看起来是公司或产品广告的文章。)

广告

迪堡选举系统因其网络访问者进行的匿名编辑而受到广泛关注。这家电子投票机制造商此前已因其机器质量以及公司首席执行官对乔治·布什政治竞选的捐款而饱受争议。维基扫描器揭示,2005年11月,讨论这些争议的15段内容被一个追踪到迪堡拥有的IP地址的用户删除。此后不久,另一位用户将删除的文章内容恢复,并在该匿名编辑的“讨论页”上发出了警告。

一位追踪到民主党IP地址的用户编辑了保守派脱口秀主持人拉什·林堡的条目,称他“愚蠢”、“种族主义者”和“偏执狂” [来源:维基百科]。该编辑还写道,林堡的大部分听众“法定智力迟钝”,将其观点描述为“荒谬”,并将“荒谬”一词链接到维基百科关于保守主义的文章 [来源:维基百科]。民主党电脑用户还对一些推测不具争议性的话题文章进行了简单的复制编辑,例如英国网球运动员蒂姆·亨曼、墨西哥卷饼连锁店Baja Fresh和绿色屋顶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某人修改了关于9·11袭击谣言的页面。该匿名编辑修改了一个段落,将萨达姆·侯赛因领导下的伊拉克政府与9·11袭击联系起来 [来源:格里菲斯]。同一组织的某人两次编辑了维基百科关于狮虎兽历史的条目,狮虎兽是雄狮和雌虎的杂交后代 [来源:格里菲斯]。

除了政敌之间的各种争吵,维基扫描器还揭示了公司编辑其竞争对手页面的案例。苹果编辑了微软页面,微软的某人也对苹果页面做了同样的事。英国报纸《卫报》编辑了竞争对手《泰晤士报》的条目。

许多匿名编辑都颇具幽默感,尤其是考虑到其来源时。一名中央情报局的网民贡献了一篇关于光剑格斗的长篇条目。国防部高度复杂的军事研究机构DARPA的某人编辑了关于《真实世界:丹佛》、演员希亚·拉博夫和冰球运动员比尔·格林纳的条目。这些编辑都没有出现恶意或违反维基百科政策的情况。

广告

维基百科扫描器的影响

维基百科扫描器提供了多种搜索匿名编辑的方式,并链接到一个编辑者列出的特别“煽情”的编辑列表。

格里菲斯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说,他是在听说国会议员通过删除负面陈述或用正面词语替换负面词语来洗白自己的维基百科条目后,才萌生了创建维基扫描器的想法 [来源:格里菲斯]。例如,一个“有争议的”或“性情古怪的”政治家可能会被改称为“充满活力的”。

关于创建维基扫描器的其他原因,格里菲斯说他希望“为我不喜欢的公司和组织制造小的公共关系灾难”,并“看看那些‘有趣的组织’(我对它们持中立态度)在做什么” [来源:格里菲斯]。他还开玩笑说,他想“提高virgil.gr在‘virgil’查询中的谷歌PageRank [原文如此]。”

广告

维基扫描器的发布催生了无数报纸文章,并促使世界各地的业余侦探们开始搜寻恶意编辑。格里菲斯似乎实现了一个目标,即许多公司现在因拥有其网络访问权限的人员的行为而面临质疑。

如果维基扫描器将某次编辑追溯到公司的IP地址,这并不意味着是某个员工进行了编辑,也不意味着公司认可或指令了该行为。该程序无法追溯到特定个人——只能追溯到IP地址及其所有者公司。但格里菲斯指出,如果编辑是在工作日进行的,那么进行更改的人很可能是“该公司的代理人,或者是被允许访问其网络的访客” [来源:格里菲斯]。

许多匿名编辑违反了维基百科的准则,特别是其利益冲突(COI)行为规则。有潜在利益冲突的编辑者并未被禁止编辑可能引发利益冲突的文章,但建议他们谨慎行事 [来源:维基百科]。一些组织显然是为了自身利益而编辑文章,这很可能在此过程中违反了维基百科的规则。

维基百科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持中立观点(NPOV),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称其为“绝对且不容谈判的” [来源:维基媒体]。维基扫描器揭露的许多有争议的编辑都违反了中立观点原则。

格里菲斯表示,他更倾向于维基百科这样的开放平台允许用户匿名编辑,但像维基扫描器这样的工具可能有助于打击恶意编辑 [来源:格里菲斯]。它可以用来帮助维护争议页面的完整性,并追踪页面何时被破坏。或者,该工具可能导致人们对匿名编辑更加谨慎,从家里或公共电脑系统进行编辑。

维吉尔·格里菲斯表示,他尚未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维基百科背后的非营利组织)进行过交流,但他们向媒体发表的评论似乎是积极的。维基百科的一位发言人告诉BBC新闻,该公司“非常重视透明度,而维基扫描器确实将透明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来源:BBC新闻]。该发言人还表示,维基扫描器未来可能会阻止有利益冲突的人编辑文章 [来源:BBC新闻]。

在接受《泰晤士报在线》采访时,格里菲斯表示他的下一个项目可能与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个人信息有关 [来源:泰晤士报在线]。

要了解更多关于维基扫描器的信息,并查看维基扫描器曝光的一些组织列表,请查看下一页的链接。

广告

更多信息

相关十万个为什么文章

更多精彩链接

来源

  • “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电脑用于维基百科编辑。”路透社。ZDNet新闻。2007年8月17日。http://news.zdnet.com/2100-9588_22-6203109.html
  • “‘洗白’的定义。”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在线词典。http://mw1.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whitewash
  • “维基百科列表。”维基媒体。http://meta.wikimedia.org/wiki/List_of_Wikipedias
  • “学生程序在维基丑闻中引发公关混乱。”maltaStar.com。2007年8月16日。http://www.maltastar.com/pages/msFullArt.asp?an=14323
  • “维基百科:利益冲突。”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Conflict_of_interest
  • “维基百科:中立观点。”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Neutral_point_of_view
  • 布莱克利,里斯。“曝光:猜猜谁在润色他们的维基百科条目?”泰晤士报在线。2007年8月15日。http://business.timesonline.co.uk/tol/business/industry_sectors/media/article2264150.ece
  • 博兰,约翰。“看看谁在编辑维基百科——迪堡、中央情报局、一次竞选活动。”连线。2007年8月14日。http://www.wired.com/politics/onlinerights/news/2007/08/wiki_tracker
  • 埃尔斯沃斯,凯瑟琳。“维基百科侦探工具揭示条目篡改。”每日电讯报。2007年8月20日。http://www.telegraph.co.uk/news/main.jhtml?xml=/news/2007/08/16/wiki116.xml
  • 菲尔德斯,乔纳森。“维基百科‘显示中央情报局页面编辑’。”BBC新闻。2007年8月15日。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6947532.stm
  • 格里菲斯,维吉尔。“列出有趣组织的匿名维基百科编辑。”http://wikiscanner.virgil.gr/
  • 格里菲斯,维吉尔。“维基扫描器常见问题。”http://virgil.gr/31.html
  • 约翰逊,鲍比。“公司和政党助手审查维基百科。”卫报无限。2007年8月15日。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07/aug/15/wikipedia.corporateaccountability?gusrc=rss&feed=networkfront

广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