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失败的谷歌项目

作者:Jacob Clifton
与本列表中的项目不同,Google地图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里,谷歌一辆配备摄像头的汽车正在捕捉街景数据。
©iStockphoto.com/Jacques Arpin

谷歌(Google)的影响力及其无所不在的特性——从软件到硬件,从个人搜索结果到位置指标,再到博客发布——已迅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正如互联网不断发展和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将互联网连接带入我们的日常体验,使我们与信息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连,谷歌也紧随其后。不到十年时间,其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已成为普及型网络新时代的行业标准。众所周知,这既归功于谷歌对内部创新的专注,也归功于其对小型有前景初创企业的精明、甚至有预见性的收购。

谷歌非常擅长洞察未来,并以最实用有效的方式将其带给我们——直到其产品无缝融入我们的工具箱,我们甚至会想,没有它们之前我们是怎么做到的。但这种“广撒网”的方法,即使结合了谷歌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也并非每次都能成功。在大量的实验和开放式方法下,这种成功概率并不总是成立。这种不断推出和重新整合的历程已成为新常态:一切都在不断进行 Beta 测试。如果你失去了一款你喜爱的谷歌产品,很有可能你喜欢的那些功能很快就会出现在其他产品中。

广告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方面审视这些“失败”案例。有些项目只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产品的失败版本;另一些则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产品中。事实上,谷歌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关于在线开发、实验和创新本质的经验——并且,只要错误能够正确地被吸取并重新融入实验,它们就根本不是错误。

10:Google Lively

这张截图来自谷歌为推广Lively而制作的视频,该视频承诺了网络社交互动的新水平。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Google Lively 是“想法正确,实施错误”最有趣的例子之一,正是因为没人听说过它(它在2008年只存在了六个月)[来源:Schonfeld]。尽管“第二人生”(Second Life)和类似的非游戏虚拟环境目前日渐式微,但回过头看,Lively 的社交网络方面却像是一种特别用心的探索,试图定义“在线生活”的意义。

用户创建虚拟形象,在三维环境中互动,该环境结合了可识别的聊天动态和“我的世界”(Minecraft)风格的建筑与空间创建。尽管据报道,由于服务器故障和延迟,体验本身令人沮丧,但这个想法相当扎实。聊天室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作为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流以及结识陌生人的一种方式,其使用潮流变化频繁:例如,ChatRoulette 曾短暂流行,而网络摄像头和视频聊天的最新进展才刚刚开始将实时视频互动带入我们一直被承诺的视频电话领域。

广告

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聊天室和论坛,曾经是网络友好的标准,现在已让位于社交网络。现在我们遇到陌生人,往往是通过既有的联系:Facebook、Twitter 以及类似的在线社交巨头都基于我们已经拥有的共享经验运作。尽管在互联网初期,像 Lively 这样的夜总会或咖啡馆的现实生活模拟器是有意义的,但我们已经超越了互联网是一个你“访问”的“地方”的观念,从而消除了此类措施的必要性。现在,互联网叠加在我们已经生活的世界上,所以与不认识的人混在一起不再是目标:它是一个功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结果,而不是我们逃离世界的一部分。

9:谷歌问答

尽管该服务不再接受新问题,您仍然可以访问谷歌问答常见问题。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现在谷歌(Google)已免费且即时可用,我们不再做的一件事就是“问答”概念。例如,尽管Yahoo! Answers仍在使用,但通常是因为它有趣且怪异,而不是因为你期望获得任何真实的答案。当你想要真实信息时,你会去专门讨论你特定兴趣领域的网站。你使用社交网络询问你认识和信任的人。再一次,我们看到一个过时的模式——一个通用的提示热线,回答你可能有的任何问题——正转变为更接近我们实际现实世界体验的版本。

但它到底是什么?ChaCha 和 AskJeeves 等几家公司就是按照上述思路建立的:提出任何问题,然后得到答案。这是一种让别人为你谷歌(Google)东西的方式(在我看来这听起来很疯狂)。这些概念,以及谷歌问答(Google Answers),的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个概念货币化。让别人为你谷歌东西当然是糟糕的网络礼仪——但它也是愚蠢的商业行为。更糟的是,Answers 采用拍卖模式,支付给任何愿意在给定价格下提供答案的自由职业者。

广告

现在看来很荒谬,因为你的浏览器会自动为你提供搜索结果,而且谷歌(Google)强大的引擎在提供正确结果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但在谷歌成为我们所有人的第二天性之前的过渡时期——具体来说,从2002年4月到2006年11月——它确实发挥了作用[来源:Fikes and Baugher]。

8:谷歌平面广告和谷歌广播广告

谷歌(Google)的在线广告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很自然地会认为类似的方法可能在线下也奏效。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围绕着恼人的“互联网货币化”主题,我们看到了谷歌(Google)进军非互联网广告领域的尝试。或许是受到持续的营收压力的影响,谷歌试图将其品牌扩展到平面和广播广告行业。凭借其惊人的用户信息和产品购买指标,谷歌可以为线下业务做他们为在线广告商所做(并继续在做)的事情:将潜在客户信息带给需要它的人。

当然,谷歌(Google)的私人和个人消费者信息是其命脉,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仍将如此。在一个人类创造的所有信息都迅速变得即时可用的世界里,广告仍然是主要的盈利模式。

广告

虽然使用谷歌(Google)指标来定位线下市场的消费者——这正是发生的事情——对线下广告商来说可能听起来不错,但这些与消费者沟通的方法正在消亡。谷歌用于精确识别在线广告投放目标市场的指标,根本无法转化为线下世界。追踪谷歌广告投放的成功与否变得困难,而且广播和平面媒体的高管都不愿将他们的广告系统交给谷歌的方法[来源:Vascellaro]。

7:Dodgeball

丹尼斯·克劳利(Dennis Crowley)于2007年沮丧地离开谷歌(Google)后,继续开发了广受欢迎的Foursquare,该应用使用户能够找到附近的朋友、零售商和优惠。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2005年,谷歌(Google)的两项收购尤为突出:安卓(Android)和Dodgeball。安卓当然不适合本文讨论。但Dodgeball更有趣,它是我们名单上谷歌收购并发展的一个想法,最终在其他地方取得了成功,成为当前标准的首个案例。

Dodgeball 是一个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站,于2005年5月与联合创始人丹尼斯·克劳利(Dennis Crowley)一同被收购[来源:Seigler]。再次,我们看到了在线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超前融合,这类应用利用智能手机技术连接我们,宣扬我们的社交体验和喜爱地点,并向我们认识的所有人发送各种美食图片。完美的谷歌(Google)场景,对吗?

广告

那么发生了什么?什么也没发生。整整两年,直到克劳利(Crowley)沮丧地离开谷歌(Google)并创立了Foursquare。这里的症结在于,这个想法过于超前,硬件花太长时间才跟上这个概念,但它最终还是跟上了。现在,当然,谷歌有Latitude,而Facebook的Places可能会取代Foursquare成为首选的签到应用。

当然,后来的这些应用都没有Foursquare成功的原因——游戏化方面,即对特定商家或地点的忠诚度会获得各种徽章和奖励——但如果我们遵循“现实世界平行”模式,似乎这些额外功能在未来将不再那么重要。

用户现在签到是因为这就是常态。这并非为了获得虚拟奖励;签到比发推文或在Facebook上向朋友分享我们的位置更快更容易。随着位置映射成为Instagram等照片应用的标配功能,签到本身的概念已经演变为更接近互联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的增强,而非替代。

6:Jaiku

2011年末,当谷歌(Google)宣布永久关闭 Jaiku 服务时,一群忠实用户建立了一个归档系统,以便账户持有者可以保留该社交网站上的对话和内容。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谷歌(Google)于2007年10月收购了微博网站 Jaiku,但到2009年1月,很明显 Twitter 已成为短消息竞赛的正式赢家[来源:Kincaid]。一个社交网络的强大程度取决于其用户本身,而 Twitter 在这次收购时就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谷歌(Google)和 Jaiku 的“分手”被内部不和的谣言所包围,但无论如何,这个芬兰进口产品——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其微博特性使其消息看起来像俳句——在2009年之后就变成了开源项目。2011年,谷歌宣布将永久关闭 Jaiku,于2012年1月15日生效[来源:Horowitz]。或许就像 MySpace 墓地多年来已成为一些不知名小型乐队的基地一样——MySpace 的音乐整合技术预示了这一发展,这仍然使其区别于大多数不主动关注音乐的社交网络——它本可以成为一些新的东西。现在,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了。

广告

5:谷歌笔记本和共享内容

谷歌笔记本(Google Notebook)团队于2009年1月14日发布了他们的最后一篇博客。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尽管谷歌文档(Google Docs)已成为谷歌波浪(Google Wave)(稍后将详细介绍)部分想要成为的共享文档服务,但该公司从未开发出能够与Evernote等应用程序竞争,满足“待办事项”人群需求的应用程序。剪切和粘贴保留其网页引用的剪辑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当它与浏览器本身集成时——这就是谷歌(Google)多次尝试的原因。

即便如此,最终,学习曲线或功能负担要么过高,要么界面过于笨拙。那些将零碎事实和引语藏起来的世界,仍牢牢掌握在那些拥有最精简扩展和最简单功能的应用程序开发者手中。当一切都在云端时,能够将笔记、任务和链接从家里、手机传输到办公室已不再是卖点。(我们再次看到技术无缝集成的理念,直到你无法再察觉它的存在。)

广告

同样,那个名字听起来不太可能的“共享内容”(Shared Stuff)试图通过将这些剪辑和笔记提供给所有人来利用谷歌文档(Google Docs)和谷歌笔记本(Google Notebook)的优势[来源:Pash]。这项开发存在问题——它被认为是漏洞百出,而且从未真正融入谷歌的世界——但结果只是一个不如 Delicio.us 等社交书签网站有趣的版本,后者将概念的“社交”方面发展成了自己的活动:社交书签正是它听起来的样子,无论是 Delicio.us、Reddit 还是 BuzzFeed。重要的不是你分享了什么,而是你和你的朋友对它有什么看法。(这些是笔记本和共享内容中集成到谷歌阅读器(Google Reader)的功能。)

4:谷歌蜂巢

回想起来,大多数人认为谷歌蜂巢(Google Buzz)是谷歌+(Google+)的一个进化步骤。
©iStockphoto.com/Giorgio Magini

谷歌蜂巢(Google Buzz)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悄悄地出现在用户面前。2010年2月,它被自动添加到Gmail中,作为一项选择退出服务,在舒适的旧收件箱中无声无息地以文件夹的形式出现,毫无预警。

那个诡异的新文件夹里有什么?本质上是谷歌阅读器(Google Reader),它在最常使用的时候提供了极佳的体验——也就是说,在 RSS 作为网络标准让位于个人定制的平板阅读器(包括 Google Currents)以及类似的基于应用程序的方式来跟踪我们喜欢的网站之前。而当 Buzz 出现时,这种转变已经开始,所以谷歌的这项举措基本上相当于(或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会)只是另一个文件夹,其“未读”计数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所有潜意识的压力。

广告

或许如果谷歌蜂巢(Google Buzz)能为那些——曾经令人愉快的!——来自我们喜爱网站的更新增加某种奖励机制,它的表现会更好。无论如何,平板电脑革命让这个循环重新回到了起点:现在,我们在形似杂志的设备上阅读杂志,而不是在形似电子邮件的设备上阅读博客文章。2011年末,谷歌(Google)停止了蜂巢服务[来源:Wasserman]。

3:维基百科替代品

谷歌(Google)曾希望 SideWiki 的共享知识网页浏览方式能吸引用户。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过去可能会有些模糊,但我们大多数人仍记得维基百科(Wikipedia)首次亮相之前,“维基”(wiki)本身是一个主导概念的时期。电视粉丝圈和其他信息丰富的社区仍然维护着充满用户编辑和确认的、关于他们所喜爱事物的维基。维基百科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社区的规模和奉献精神;尽管你的高中英语老师可能对此有异议,但“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页面的事实并不一定会使信息失效。正如人们所说,所有公认的知识都是由委员会撰写的。

这和谷歌(Google)有什么关系呢?答案就是 SearchWiki、Knol 和 SideWiki。自2008年夏天以来,谷歌开发了一系列维基百科(Wikipedia)的附加功能和替代品。既无法打败它们(Knol,一个用户撰写文章的集合),也无法加入它们(SearchWiki,让用户排序和标注搜索结果),最终放弃(SideWiki,一个用于标注网页的浏览器扩展)。

广告

任何试图“杀死维基百科”(Wikipedia killer)的尝试——即使是由深受用户喜爱的谷歌(Google)管理——也无法在众包力量上与之匹敌,Knol 于2012年5月关闭[来源:Albanesius]。如果维基百科的界面有任何突出问题,Knol 也许还有机会,但事实是维基百科相当稳固,为各个层级的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实用性——从新手到阅读主题的专家,这想想都令人惊叹——每个人都欢迎同时进行搜索和提供被搜索的信息。

至于SearchWiki,用户似乎不愿意干预谷歌(Google)的自然搜索结果,因此在2010年末被星级系统取代[来源:Dupont]。在SideWiki的案例中,用户从未真正习惯使用侧边栏评论网页,谷歌(Google)于2011年9月终止了该服务[来源:Eustace]。

2:谷歌视频

与已经建立的 YouTube 竞争,谷歌视频(Google Video)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iStockphoto.com/Günay Mutlu

谷歌视频(Google Video)曾试图仅凭其精美简洁的界面、迅捷的编程能力……以及完全没有必要的东西——即已经存在的东西——来击败YouTube。我们再次在YouTube上看到了维基百科(Wikipedia)那样的众包混乱,用户管理的赞赏和声誉等级让精华浮现出来。虽然Google Videos(复数,完全不同的名字),作为Google Video的继任者,仍然是某些视频流的存储库,但它采用了更严格的内容筛选路线,就像其早期合作伙伴Vimeo等网站一样。当然,谷歌最终还是以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YouTube。所以一切都解决了。

谷歌视频(Google Video)的故事不仅仅是对一个互联网巨头的无端攻击。事实远比这奇怪得多。2005年1月,谷歌视频的根源首次亮相,将电视广播转化为可搜索的文本记录。到同年夏天,他们开始支持视频上传和分享,而在其生命的第一年结束时,它已经完全失去了最初的文本记录想法(尽管截至2012年,YouTube上的一些视频仍提供此功能,这暗示谷歌并未完全放弃这一概念)。

广告

无论这个网站曾经有多么渺茫的机会,无论它可能有哪些改进或有趣的用户体验创新(例如,就像Facebook简洁的界面曾经做到的那样),谷歌视频(Google Video)都决定走另一条路:通过引入专有文件类型和播放器,大幅增加了用户在该网站上创建或享受内容所需完成的“操作”。有时这会奏效——所有文件扩展名和媒体播放器都有其来源,对吧?——但当你与像YouTube这样完美可用的、其流行度已使其成为标准的网站开战时,这并不是一个好策略。当然,当设备和屏幕之间的便携性已经成为杀手级应用的新衡量标准时,更是如此。

在YouTube被收购之后,并且未能成为该服务的更名品牌,谷歌视频(Google Video)再次改变了形态,这次变成了一项视频租赁服务(再次与已经赢家——本例中是Netflix——展开竞争)。现在它又回到了YouTube的模拟形式——这对任何已经在那托管内容的人来说都是个好消息。一个静态的视频合集,现在他们已经禁用了上传功能,将作为谷歌视频曾经在短时间内满足其社区需求的证明——尽管耗费了超过十亿美元。至少在它们presumably重新并入YouTube之前是这样。

1:谷歌波浪

这张图片来自谷歌制作的一个视频,旨在解释 Wave 的功能,其目的是传达它如何能够作为一种群组电子邮件体验。
由十万个为什么工作人员截屏

或许是谷歌(Google)最著名的失败案例,Wave 也拥有谷歌最大失败的称号。谷歌波浪(Google Wave)将一系列不必要的功能以不必要——且往往令人困惑——的方式捆绑在一起,试图在内容共享方面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就像谷歌+(Google+)试图占领社交领域一样。尽管谷歌+是否会停滞不前尚不确定,但悼念 Wave 的时刻早已过去。

想发送电子邮件吗?你已经有Gmail了,但如果出于某种原因,你想通过一个反直觉的过程将这封电子邮件发送给一个难以理解的人员列表,Wave可以帮助你。你想把那封电子邮件变成一首歌,或一段视频,或者一个关于歌曲和视频的对话,而这个对话本身就包含并由这些东西构成吗?你想在对话中不断处理进出的人,永远不确定你在和谁说话,或者他们是否一直都在跟踪对话吗?你想要始终开启的侧边对话功能,与主对话并行,从而产生一种持续的——而且可能是合理的——偏执,认为每个人都在背后议论你吗?你是否想把聊天室中最令人恼火的延迟和社交尴尬,以及在线文档协作、网络骂战和工作朋友与普通朋友见面的尴尬聚会中最糟糕的事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使用的单一应用程序?

当然,它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个故事中被忽略的事实是——就像大多数苹果(Apple)产品,就像大多数总统一样——对产品发布的期待很容易掩盖任何实际价值。如果我们为某个平庸的项目付了足够的钱并从中获得了足够的用处,我们就会发誓皇帝穿着城里最好的衣服。但如果产品是免费的,或者我们感到被它打败了,那么它就成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事情。

谷歌波浪(Google Wave)也无异于此。它通过2009年流行的“邀请”系统首次亮相,就像出色的谷歌语音(Google Voice)一样,而且像谷歌语音一样,它通过那些最可能在发布日欣喜若狂的人传播到大众文化中,当然也最可能在发布前后至少两周内谈论它。对于一个没有广泛用途、即使是固执的谷歌狂热者也需要两周以上才能学会的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冒险的策略。即使作为行为艺术,或一个笑话。

事实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也很难向外行人解释 Wave 为何如此不受欢迎。部分原因是代码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它未能与其他谷歌(Google)功能和套件集成的确切原因,这些在这里就不展开了。而部分——很可能是大部分——原因在于那种期待反噬效应。但或许“对的地方,错的时间”这个因素也在起作用。用户在 Wave 中喜欢的任何功能,很可能会融入未来的项目或收购中。那些构成谷歌“失宠玩具岛”(Island of Misfit Toys)的破碎和废弃产品,总能被重新拾起,掸去灰尘,并整合到新的配置中。

更多信息

作者注

我长期以来一直是谷歌(Google)的粉丝,所以——再加上我极其短暂的注意力——这让我非常感兴趣地深入挖掘他们丰富多彩的创意历史。虽然我不能说我记得清单上的每一个项目,但令人着迷的是,看到这些项目的细节和功能,如今已经演变,呈现在更主流的成功产品中。一个好的想法是不会被埋没的,即使它是作为一项更大、不那么成功的冒险的一部分而出现的。我觉得这有点鼓舞人心。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链接

  • Albanesius, Chloe。“谷歌公布Knol、Wave等关闭计划。” PC Mag。2011年11月23日。(2012年12月3日) http://www.pcmag.com/article2/0,2817,2396803,00.asp
  • Aune, Sean P。“谷歌笔记本的17个值得注意的替代品。” Mashable。2009年1月25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mashable.com/2009/01/25/notetaking-alternatives/
  • Dupont, Cedric。“星标让搜索更个性化。” 谷歌官方博客。2010年3月3日。(2012年12月3日)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10/03/stars-make-search-more-personal.html
  • Edwards, Jim。“这是谷歌新的平面广告宣传(是的,我们说是平面广告)。” Business Insider。2012年1月17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heres-googles-new-print-ad-campaign-yes-we-said-print-2012-1?op=1
  • Eustace, Alan。“一次秋季大扫除。” 谷歌官方博客。2011年9月2日。(2012年12月3日)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11/09/fall-spring-clean.html
  • Fiegerman, Seth。“谷歌广告收入现已超过美国所有平面出版物总和。” Mashable。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mashable.com/2012/11/12/google-ad-revenue-passes-print-media/
  • Fikes, Andrew 和 Lexi Baugher。“告别谷歌问答。” 谷歌官方博客。2006年11月29日。(2012年12月3日)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06/11/adieu-to-google-answers.html
  • Google Lively 团队。“Lively不再。” 谷歌官方博客。2008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08/11/lively-no-more.html
  • Hoorowitz, Bradley。“一次秋季大扫除。” 谷歌官方博客。2011年10月14日。(2012年12月3日)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11/10/fall-sweep.html
  • Indvik, Lauren。“谷歌购买报纸广告以展示报纸广告为何无效。” Mashable。2012年8月14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mashable.com/2012/08/14/google-print-ad-shows-why-newspaper-ads-dont-work/
  • Jackson, Todd。“隆重推出谷歌蜂巢。” 谷歌官方博客。2012年2月9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10/02/introducing-google-buzz.html
  • Kincaid, Jason。“谷歌关闭Dodgeball、Jaiku、视频等。” Tech Crunch。2009年1月14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techcrunch.com/2009/01/14/google-axes-dodgeball-jaiku-video-and-more/
  • Ostrow, Adam。“突发:谷歌收购Jaiku,为何不收购Twitter?” Mashable。2007年10月9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mashable.com/2007/10/09/jaiku-google/
  • Pash, Adam。“使用谷歌共享内容分享网站。” Lifehacker。2007年9月20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lifehacker.com/302017/share-web-sites-with-google-shared-stuff
  • Popper, Ben。“失败是一种特色。” The Verge。2012年9月17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www.theverge.com/2012/9/17/3322854/google-startup-mergers-acquisitions-failure-is-a-feature
  • Schonfeld, Erick。“谷歌关闭Lively。” TechCrunch。2008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techcrunch.com/2008/11/19/google-kills-lively/
  • 同上。“可怜的谷歌Knol已从维基百科杀手沦为Craigslist模仿者。” Tech Crunch。2009年8月11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techcrunch.com/2009/08/11/poor-google-knol-has-gone-from-a-wikipedia-killer-to-a-craigslist-wannabe/
  • 同上。“谷歌终止广播广告;退守其最擅长的领域。” Tech Crunch。2009年2月12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techcrunch.com/2009/02/12/google-pulls-the-plug-on-its-radio-ads-retreats-to-what-it-knows-best/
  • Schwartz, Barry。“为什么谷歌广播广告失败了。” Search Engine Land。2009年5月12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searchengineland.com/why-google-radio-ads-failed-19018
  • Siegler, MG。“Dodgeball创始人用Foursquare直击谷歌。” Venture Beat。2009年3月10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venturebeat.com/2009/03/10/dodgeball-founder-pegs-google-in-the-face-with-foursquare/
  • Shontell, Alyson。“丹尼斯·克劳利(Dennis Crowley)拒绝Foursquare约1.25亿美元收购报价时在想什么。” Business Insider。2012年3月1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articles.businessinsider.com/2012-03-01/tech/31112518_1_foursquare-dennis-crowley-roadmap
  • Vascellaro, Jessica E。“广播对谷歌置若罔闻,网络巨头罕见失误。” 华尔街日报。2009年5月12日。(2012年12月3日)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24172645603997429.html
  • Wasserman, Todd。“谷歌蜂巢安息。” Mashable。2011年10月14日。(2012年11月15日) http://mashable.com/2011/10/14/rip-google-buzz/

广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