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会否认,下一代计算机将几乎隐形,这意味着它们将与日常物品融为一体。柔性墨水状电路将打印到塑料上,或喷涂到各种其他基材上,如衣服。引领这场可打印计算机革命的科学家之一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纳米媒体组的**约瑟夫·雅各布森**。雅各布森表示,他的团队将在2001年末或2002年初生产出一种简单的打印微处理器。他还预见最终能够生产出可与英特尔奔腾处理器媲美的打印芯片。
雅各布森的团队已经成功使用一台普通的日立喷墨打印机为可打印计算机制造了多个组件。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由纳米级半导体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制成的**纳米颗粒墨水**,将这些组件喷涂到塑料基板上。以下是麻省理工学院团队通过此过程制造的一些打印组件:
- **热执行器**——执行器是一种传感器,它能使设备开启、关闭、调整或移动。在热执行器中,热量用于引起组件膨胀以产生运动。
- **线性驱动电机**——这种电机类似于普通电动机,其内部有一个磁铁绕线圈循环,使电机旋转。然而,有一个关键区别。可以将线性驱动电机视为扁平化的电动机,其中包含一个扁平磁铁在线圈上来回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线性驱动电机中的磁铁作用类似于活塞。
- **微机电系统** (MEMS)——MEMS被誉为纳米技术的前身或桥梁。这些微型机器用于各种设备中,包括起搏器、游戏和安全气囊的加速计。它们执行多种功能,包括传感、通信和执行。未来,MEMS有望具备自我复制能力。
媒体实验室还采用不同的工艺制造了晶体管。为此,使用聚合物印章,以正浮雕形式呈现晶体管的结构。然后将印章浸入纳米颗粒墨水中,并手动转移到基板上。下一步将是使用喷墨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桌面制造机来制造可打印晶体管。
麻省理工学院不是唯一开发打印计算机电路方法的团体。Plastic Logic公司源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工作,计划推出首款塑料芯片。该公司开发并申请了将塑料打印到聚合物基板上的方法专利,从而制造出廉价且柔韧的塑料晶体管。该工艺类似于麻省理工学院使用的喷墨工艺,但Plastic Logic添加了碳基化学品以改变塑料的特性。通过将芯片打印到卷膜上,它们可以应用于各种表面。
在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的研究公司贝尔实验室创新(Bell Labs Innovations),研究人员于1997年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打印晶体管。使用类似于投影仪透明片的塑料薄片,将**液态塑料半导体**用刮板涂覆在不锈钢网格上,形成晶体管的多层结构。混合物中的溶剂蒸发后,塑料就留下了。这个过程与丝网印刷非常相似。朗讯已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衍生公司E Ink合作,开发可打印显示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电子墨水如何工作》。
很快,科学家们将能够使用桌面制造机制造出计算机硬件的几乎所有部件。在许多方面,塑料将取代硅,但至少在一二十年内,不要指望硅会失去其作为有价值计算机组件的地位。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探讨塑料与硅的对比,以及为什么我们预计硅在未来许多年内仍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