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于1975年以经典的“车库创业”模式创立了微软。他们是个人计算领域第一次显著飞跃的参与者。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既制造了机器也开发了软件(赋予计算机执行其功能的代码),而微软只开发软件。
微软与其他“车库创业”计算机公司之间另一个关键的区别是,盖茨和艾伦都没有对商界抱有幻想。他们的许多同行都是“家庭自制计算机俱乐部”的业余爱好者和信徒,那个俱乐部更像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座谈会”,而不是一个商业协会。盖茨和艾伦(以及史蒂夫·鲍尔默)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经营着一家商业企业。如果存在竞争产品,他们就有两个选择:要么收购它,要么摧毁它。他们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他们最大的胜利:DOS(磁盘操作系统)。
长话短说,IBM正在制造其第一台个人电脑,需要一个操作系统来运行它。该公司找到了微软,以为它有一个可用的操作系统。但微软不生产操作系统——他们只编写计算机语言。比尔·盖茨将他们引向了CPM的制造商,CPM是当时的主流操作系统。IBM西装革履的人与CPM制造商那种时髦风格之间的文化冲突,险些将IBM PC送入历史的垃圾堆……直到微软前来救援。
盖茨和鲍尔默以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操作系统,然后以8万美元的价格授权给IBM,这成为了该公司典型的举动。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8万美元也不是很多钱。那么盖茨在想什么呢?事实证明,他想得很远。当接受PBS系列节目“书呆子的胜利”采访时,他如此说道:“我们交易的关键是IBM无法控制……我们向其他人授权。”
微软意识到IBM PC将创造一个个人电脑的大众市场。盖茨赌定商业周期将遵循大型机模式并催生克隆机。出于需要,这些克隆机将不得不以任何价格向微软支付使用DOS的费用,这意味着微软是PC制造商进入个人计算世界必须支付的“看门人”。
它成功了。
从那时起,微软就会智取、霸凌、超越并兼并所有竞争对手。这仅仅是找到新的方法来复制这种商业模式及其产生的收入。微软从DOS转向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Windows操作系统完成了这个循环。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Windows的诞生以及微软为何与IBM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