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存储如何工作

作者:Kevin Bonsor
在全息存储设备中,激光束被一分为二,产生的两束光在晶体介质中相互作用,以存储一页数据的全息再现。  查看更多 计算机存储图片

近二十年来,使用光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设备一直是数据存储的支柱。光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彻底改变了数据存储,使得多兆字节的数据可以存储在直径仅12厘米、厚度约1.2毫米的光盘上。1997年,CD的改进版本,称为数字多功能光盘(DVD),发布,使得单张光盘可以存储完整长度的电影。

CD和DVD是音乐、软件、个人计算和视频的主要数据存储方式。一张CD可以存储783兆字节的数据,相当于大约1小时15分钟的音乐,但索尼计划发布1.3千兆字节(GB)高容量CD。一张双面双层DVD可以存储15.9 GB的数据,相当于大约8小时的电影。这些传统存储介质能够满足当今的存储需求,但存储技术必须不断发展以跟上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CD、DVD和磁存储都在记录介质表面存储信息。为了提高存储能力,科学家们正在研发一种新的光学存储方法,称为全息存储,它将深入介质内部,利用记录介质的体积进行存储,而不仅仅是表面区域。

广告

三维数据存储将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信息,并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时间。在本文中,您将了解到全息存储系统在未来三四年内可能如何构建,以及开发这种高密度存储系统的桌面版本需要做些什么。

背景介绍

全息存储有望在糖块大小的晶体中存储1太字节(TB)的数据。1太字节的数据等于1,000千兆字节,100万兆字节或1万亿字节。超过1,000张CD的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全息存储系统上。大多数计算机硬盘驱动器只能存储10到40 GB的数据,这只是全息存储系统可能存储容量的一小部分。

宝丽来科学家Pieter J. van Heerden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首次提出了全息(三维)存储的想法。十年后,RCA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在铁掺杂的铌酸锂晶体中记录500个全息图,并在光敏聚合物材料中记录550个高分辨率图像的全息图,展示了这项技术。廉价部件的缺乏以及磁性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使得全息数据存储的开发被搁置。

广告

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以及高科技巨头IBM和朗讯的贝尔实验室引领了全息存储发展的复兴。

基本原理

朗讯和IBM开发的原型略有不同,但大多数全息数据存储系统(HDSS)都基于相同的概念。以下是构建HDSS所需的基本组件:

  • 分束器,用于分离激光束
  • 反射镜,用于引导激光束
  • LCD面板(空间光调制器)
  • 透镜,用于聚焦激光束
  • 铌酸锂晶体或光聚合物
  • 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

当蓝绿色氩激光器发射时,分束器会产生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称为物体光或信号光束,将直行,从一个反射镜反弹并穿过空间光调制器(SLM)。SLM是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它将原始二进制数据页面显示为明暗方块。二进制代码页面的信息由信号光束携带,传送到光敏铌酸锂晶体。有些系统使用光聚合物代替晶体。第二束光,称为参考光束,从分束器侧面射出,并沿另一条路径到达晶体。当两束光相遇时,产生的干涉图样将信号光束携带的数据存储在晶体中的特定区域——数据以全息图的形式存储。

广告

这两张图表展示了信息如何在全息数据存储系统中存储和检索。
图片由朗讯科技提供

全息存储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快速一次性检索整页数据。为了检索和重建存储在晶体中的全息数据页面,参考光束必须以与存储该数据页面时完全相同的角度射入晶体。每个数据页面都根据参考光束照射晶体的角度,存储在晶体的不同区域。在重建过程中,光束将被晶体衍射,从而允许重新创建原始存储页面。然后,这个重建的页面被投影到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上,相机解释并将数字信息转发给计算机

任何全息数据存储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第二束参考光束射向晶体以检索数据页面的角度。它必须与原始参考光束的角度完全匹配。即使只有千分之一毫米的差异,也会导致无法检索该数据页面。

广告

桌面全息数据存储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桌面全息存储系统(HDSS)已近在咫尺。早期全息数据存储设备的容量将达到125 GB,传输速率约为每秒40 MB。最终,这些设备的存储容量可能达到1 TB,数据速率超过每秒1 GB——足够在30秒内传输一整部DVD电影。那么,为什么开发HDSS花了这么长时间,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当HDSS的概念首次提出时,构建此类设备的组件要大得多,也昂贵得多。例如,20世纪60年代用于这种系统的激光器长达6英尺。现在,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类似于CD播放器中使用的激光器可以用于HDSS。液晶显示器直到1968年才被开发出来,而且最初非常昂贵。如今,液晶显示器比30年前开发的便宜得多,也复杂得多。此外,CCD传感器直到最近十年才出现。现在几乎整个HDSS设备都可以用现成的组件制造,这意味着它可以大规模生产。

广告

尽管如今HDSS组件比20世纪60年代更容易获得,但仍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果在一个晶体中存储过多的页面,每个全息图的强度就会减弱。如果晶体上存储的全息图过多,并且用于检索全息图的参考激光未以精确角度照射,则全息图将从其周围存储的其他全息图中获得大量背景噪声。在一个低成本系统中校准所有这些组件也是一个挑战。

研究人员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将开发出应对这些挑战的技术。随着这些技术上市,当《星球大战:第二集》在家庭3D光盘上发布时,您将能够购买到第一批全息存储播放器。这种类似DVD的光盘的容量将比目前可用的4.7 GB DVD大27倍,并且播放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将比目前最快的DVD播放器快25倍。

有关全息存储及相关主题的更多信息,请查看下一页的链接。

广告

常见问题

什么是全息存储?
全息存储是一种三维(3D)光学数据存储技术,可以使用光存储和检索数据。全息数据存储是使用光存储和检索数据的一种光学数据存储类型。

更多信息

广告

加载中...